风吹腊梅枝头绽,百花育蕾迎新春。新元肇启,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市文联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24年,我们团结一心、砥砺前行,滴滴汗水换来丰硕成果。大家记住了一年来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过去的一年,渭南文艺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确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取得了八大显著成效:其一,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共计11册408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渭南卷》编撰工作,抢救保护了渭南史料性的民间文学资源;其二,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杜鹏程文学奖评选活动,其颁奖典礼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播出的方式,吸引了数万人观看,进一步扩大了文学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其三,成功举办了《保卫延安》出版70周年座谈会,重温经典作品,传承红色文化;其四,成功举办了原国务院参事、大荔籍作家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为文学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其五,成功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职工舞蹈大赛、书画作品展、摄影艺术展、合唱音乐会及红色主题国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其六,顺利完成了年度文联体制改革任务,市作协、部分县市区文联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加强;其七,圆满完成了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年度任务,累计组织活动196场次,服务群众达15万人次,被省文联授予“文艺六进”先进单位;其八,市文联机关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清廉机关建设”经验在全市推介,“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经验在全国文联系统予以推广。市直各文艺家协会和各县(市、区)文联同样是荣誉加身、佳绩频出、喜讯连连。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血、智慧和汗水,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渭南文艺界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希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市的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不移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积极投身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六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强基工程”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为广大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让文艺之花红遍秦东大地。
历史见证壮阔征程,时间镌刻奋斗足迹。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渭南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