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林国画遗作网展---作者:闵东昌
2024年11月07日16:59 来源:渭南文艺网 阅读次数:104

恩师孙雨林仙逝已整五年了。寒衣节夤夜,忽忆先生,辗转难眠。

记得那也是个秋风萧瑟的午后,看见志善兄来电,心头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果然先生走了,走得异常平静,异常安祥,就像是轻轻地睡去。我不禁慨叹:非大德者难有此果。因与先生堪称忘年知交,遂撰书挽联以寄哀思:“亦师亦友亦如父,感恩一世;教艺教文教做人受益终生”。

先生亦署玉林、玉麟,字风侣,1922年7月生于商洛市商州区,曾就读于西安技艺师范(西安美院前身),师从张晓寒、张階平等,1948年,26岁的孙雨林即在西安老亮宝楼举办三人联合画展,“长安画派”鼻祖赵望云先生观展后大加赞赏并欣然题词。

新中国成立前后,先生在辗转西安、户县、礼泉、泾阳等地从教之后,1956年来到潼关任教直至退休,可谓生徒逾三千,桃李满天下,且不乏栋梁之材者。他一生教授高中语文,尤于古文诗联造诣颇深。所憾文革中搁笔,退休后才重拾画笔,并于1984年发起成立潼关南原书画社(后改为潼关县书法美术协会)并首任社长。嗣后,先生定居西安,担任西安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1991年,在西安美术家画廊举办了孙雨林个人画展,“长安四老”之一的陈少默为展览题写了展标,时任陕西省委副书记董纪昌为展览剪彩。时隔40余年,先生画作再度亮相古城,时人为之一震。1995年,先生大作又越过海峡,在宝岛台湾的台北、高雄展出,时任台北和高雄的市长出席了开幕式,引起不小轰动,岛内各大报纸竞相刊发,并以“大师”称之。中、日、英文版的《孙雨林水墨画册》同时发行,瞬即抢空。台湾毛嗣俊先生曾评论孙雨林画作称:他少时生活于丹江岸边,中年后又工作于黄河之滨,既秉受了丹江之灵秀,又吮吸了黄河之雄浑,故其画作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每每情趣隽永,乡思浓郁,婉约之中见雄浑,阳刚之中呈妩媚。当年商洛电视台在为先生制作专题片时我曾谈到:先生大半生工作生活于小县城,接地气,故尔其画生活气息浓厚。而且他的语文教学生涯成就了极深的画外功夫,所以其画意境深邃,尤其是题款多化用古人诗句或自做诗文,画龙点睛,情趣盎然。

雨林先生心地善良,生活朴素,幸有师母杨国秀老师贤惠内助,得以心无旁骛,专心致学。他常以“书多则明,利轻则爽”为则,淡泊宁静,丹青寄怀,故能以98之高寿,无疾而终,可谓人生圆满。

2021年,我曾想为先生举办“百年雨林”国画遗作展,奈疫情所困未能如愿。在兹念兹,遂办此网上展览,以了吾之夙愿,亦感怀先生之恩德矣。

【编辑:渭南文艺网】